當前位置:

詩人齊己介紹
齊己(863年—937年)出家前俗名胡德生,晚年自號衡岳沙門,湖南長沙寧鄉縣祖塔鄉人,唐朝晚期著名詩僧。
齊己參考資料
- 生平
-
齊己(約860~約937)唐
僧,本姓胡,名得生,潭州益陽(今屬湖南寧鄉)人。齊己的一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。
864年,齊己出生于湖南長沙寧鄉大溈山同慶寺的一個佃戶家庭,家境貧寒。6歲多就和其他佃戶家庭的孩子一起為寺廟放牛,一邊放牛時一邊學習、作詩,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寫詩,而且詩句語出天然,同慶寺的和尚們為寺廟聲譽,便勸說齊己出家為僧,拜荊南宗教領袖仰山大師慧寂為師傅。
齊己出家后,更加熱愛寫詩。成年后,齊己出外游學,云游期間曾自號“衡岳沙彌”。登岳陽,望洞庭,又過長安,遍覽終南山、華山等風景名勝,還到過江西等地。這段游學生活豐富了他的寫作素材。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歷時寫的。
齊己云游天下的時候,曾拿他的詩作《早梅》向詩人鄭谷請教。詩句是:“萬木凍欲折,孤根暖獨回。前村深雪里,昨夜數枝開。風遞幽香出,禽窺素艷來。明年猶應律,先發映春臺”。鄭谷閱讀后,笑著說:“數枝”非早,不如“一枝”更佳。齊己聽后,對鄭谷肅然起敬,頂地膜拜。此后,人們便稱鄭谷為齊己的“一字之師”。
齊己游歷天下回到長沙時,他的名聲已經顯赫天下,湖南節帥幕府中的詩人徐東野曾評價他說:“我輩所作,皆拘于一途,非所謂通方之士。若齊己,才高思遠,無所不通,殆難及矣”。
921年,齊己在去四川途中路過荊州,被荊州節帥高季興挽留,安置在龍興寺,并任命為僧正。齊己在荊州,雖然月俸豐厚,但是他并不喜好錢財,于是寫作了《渚宮莫問篇》十五章,以表明他的高潔志向。齊己在荊州期間寫了許多詩,76歲的齊己圓寂于江陵。死后以《白蓮集》傳于世。
- 社會地位
-
齊己雖皈依佛門,卻鐘情吟詠,
風古雅,格調清和,為唐末著名詩僧,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贊譽。五律《登祝融峰》,王夫之評為“南岳諸作,此空其群”。與貫休、皎然、尚顏等齊名,其傳世作品數量居四僧之首。又與鄭谷、曹松、沈彬、廖凝、徐仲雅等當時名士結為方外詩友,時相唱和。嘗以《早梅》詩謁鄭谷,谷改其“昨夜數枝開”為“昨夜一枝開”,遂拜谷為“一字師”。時人以其詩作高產且多佳作,又因他頸上有一癰瘤,戲謂之“此詩囊是也”。
齊己詩詞作品
- 1、《相和歌辭。君子行》圣人不生,麟龍何瑞;梧桐不高,鳳凰何止。 吾聞古之...
- 2、《苦寒行》冰峰撐空寒矗矗,云凝水凍埋海陸。 殺物之性,傷人之...
- 3、《雜曲歌辭。升天行》身不沉,骨不重。驅青鸞,駕白鳳。幢蓋飄飄入冷空, ...
- 4、《雜曲歌辭。輕薄行》玉鞭金鐙驊騮蹄,橫眉吐氣如虹霓。五陵春暖芳草齊, ...
- 5、《夏日草堂作》沙泉帶草堂,紙帳卷空床。靜是真消息,吟非俗肺腸。 ...
- 6、《寄鏡湖方干處士(一作寄方干處士鑒湖舊居)》賀監舊山川,空來近百年。聞君與琴鶴,終日在漁船。 ...
- 7、《贈仰上人》避地依真境,安閑似舊溪。干戈百里外,泉石亂峰西。 ...
- 8、《新栽松》野僧教種法,苒苒出蓬蒿。百歲催人老,千年待爾高。 ...
- 9、《期友人》早晚逐茲來,閑門日為開。亂蛩鳴白草,殘菊藉蒼苔。 ...
- 10、《和鄭谷郎中看棋》個是仙家事,何人合用心。幾時終一局,萬木老千岑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