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em id="zjrpd"></em><span id="zjrpd"></span>

    1. 
      

      <th id="zjrpd"></th>
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古詩 > 駐馬聽·吹

      駐馬聽·吹

      朝代:元代    作者:白樸

      發布時間:2017-03-24 15:05:27

      裂石穿云,玉管宜橫清更潔。霜天沙漠,鷓鴣風里欲偏斜。鳳凰臺上暮云遮,梅花驚作黃昏雪。人靜也,一聲吹落江樓月。

      參考翻譯

      注釋及譯文

      譯文
      笛聲像裂石穿云一樣高亢,笛子橫吹,音調就更雅正了。就像下了霜的天氣里的大漠,連鷓鶘也想要飛舞了。鳳凰臺上黑云遮蓋,梅花竟被驚動,化為黃昏的雪花。人聲都沒了,笛子的聲音把江樓上的月亮都吹落了。

      注釋
      ⑴裂石穿云:形容笛聲高亢。
      ⑵玉管:笛的美稱。
      ⑶橫:橫吹。
      ⑷清更潔:形容格調清雅純正。
      ⑸鳳凰臺: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,六朝宋時所建。相傳建前該處有鳳凰飛集,故稱。

      點擊查看詳情

      參考賞析

      鑒賞

       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,隨著演奏或歌唱的進行,它也隨之消失在茫茫太空。古人為了表達把優美動人的音樂“留住”的意愿,就有了“余音繞梁”的神話故事:《列子·湯問》中說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繞梁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?!比欢讟愕摹恶v馬聽·吹》這首小令卻為讀者“錄”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,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夠感受到這支笛曲的蕩氣回腸、悠揚嘹亮的旋律。

        “駐馬聽”是這首小令的曲牌。這首小令起句別致,先以比喻描繪其聲,再言其聲緣于何物,作品基調奇特、濃烈。以“霜天沙漠,鷓鴣風里欲偏斜”比喻樂聲的意境及其使聞者動情的魅力?!耙宦暣德浣瓨窃隆?,以夸張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,曲終而意韻不絕?!懊坊@作黃昏雪”,滿樹梅花竟然聞笛聲而驚落,飄飄灑灑如黃昏時的雪花。笛聲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,形象地顯現了樂聲的藝術魅力。

        這首小令,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。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,借助想象和比喻,立體地再現了悠揚清雅的笛曲。這笛聲可聽——“裂石穿云”“清更潔”;這笛聲可見——從蒼涼、悠遠、凄清的笛聲中,讀者似乎看到了“霜天”的凄清,“沙漠”的曠遠,“鷓鴣”的低回翻飛;這笛聲可感——笛聲具有“感天地,泣鬼神”的藝術魅力,使得因為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云把鳳凰臺都遮住,滿樹梅花感動得紛紛飄落,化作黃昏的片片飛雪,感到“暗香浮動”送來的陣陣幽香。全曲雖然很短,但卻包蘊十分豐富,層次分明而銜接渾成。一、二句寫笛聲響起,突兀而起,將“裂石穿云”這一異常鮮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來地布陳于讀者的面前,“苦調凄金石”的音響效果和“石破天驚逗秋雨”的形象效果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,高度集中于這支響徹云霄的笛曲上;中間四句寫笛曲吹奏,作者用了“霜天”、“沙漠”、“鷓鴣”、“暮云”、“梅花”等視覺形象,讓讀者通過聯想感受笛曲的蒼涼、曠遠、凄清的意境以及攝魂奪魄的藝術魅力;以鳳凰臺上簫史、弄玉的歷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響的高超技藝;結尾兩句寫曲終,以極度夸張的“落月”效果收束全篇。在萬籟俱寂之中,悠悠笛曲竟將掛在樓頭的江月悄悄吹落。月落無聲,映襯出笛聲的魅力無窮,仿佛世界萬物都深深地沉浸于樂聲的感動之中。神思綿緲,意境悠遠,余音繞梁,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。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,寫出了三個階段笛聲的變化特點:起處的突兀,中間的豐富,結尾的余韻;更以豐富的聯想,貼切的比喻,生動的夸張,自然巧妙、毫無斧鑿之痕的用典寫出了自己對笛曲的獨特感受。

      點擊查看詳情

      作者介紹

      白樸    白樸(1226—約1306) 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樸,字太素,號蘭谷。漢族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附近),后徙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縣),晚歲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終身未仕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、曲作家、雜劇家,與關漢卿、馬致遠、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。代表作主要有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墻頭馬上》、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》等。

      備案號:蜀ICP備19038617號-1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_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_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_日本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
    2. <em id="zjrpd"></em><span id="zjrpd"></span>

      1. 
        

        <th id="zjrpd"></th>